高端的股票配资 客流量、销售额双双创历史新高,百年花市擦亮人文经济底色

高端的股票配资

春节已过,见证了4天热情的北京路仍然昂扬着新春开年的活力。

五湖四海,以花为媒,美美与共。2025年广州越秀西湖传统迎春花市开市4天,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37.9万人次、同比增长9%,总销售额1578.1万元、同比增长4.6%,双双创历史新高。随着越秀西湖迎春花市实力出圈,广州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25年广州越秀西湖传统迎春花市以“古越今秀老城市·百年花市新活力”为主题,展示了岭南非遗魅力,传承广府文化根脉,持续擦亮“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品牌,展现新时代花城“老城市新活力”。西湖花市已成为广州向世界展示文化魅力、经济实力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文化活力与经济动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桥梁,为我国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诠释丰富内涵。

美美与共“行花街”

非遗项目传文化

在西湖花市上,一件件精美绝伦非遗艺术作品在百花丛中依旧耀眼。在花市琳琅满目的摊位上,牙雕、榄雕、醒狮等10个具有广府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共同参与花市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和学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摊位前面向往来的游客科普非遗技艺的知识,不少游客都在自己的购物框中加入了非遗作品文创产品。

视线转向另一边,在北京街道的摊位上,非遗与慈善公益的有机结合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其中,《跨越山海》的广彩瓷器,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文敏创作并捐赠。“广彩”作为广府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技艺著称,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而此件瓷器底部铭刻的“古越今秀老城市·百年花市新活力”一行文字,更是展现了越秀西湖花市的深厚底蕴。

2021年,“行花街”成为越秀区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春节民俗。2024年12月,我国“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素有“百年花市”之称的越秀西湖花市登上中国春节申遗纪录片,助力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专业传承人的努力,在越秀,学生是文化传承的未来希望,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群体了解广府地区的非遗、体验非遗,从而进一步传承与传播非遗代表性项目,这是越秀区乃至广州市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在西湖花市上,越秀区少先队校外阵地“YUE秀先锋岗”也首次亮相,摊位上,文德路小学、豪贤路小学、八旗二马路小学、珠光路小学和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东华实验学校的队员们精心布置了展示区域,将学校非遗课程中学到的技艺和制作的手工艺品一一呈现。这些新春主题的非遗作品,岭南龙狮的威武造型气势磅礴,剪纸作品细腻入微、栩栩如生,漆扇更是色彩斑斓、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队员们的心血和汗水,也展现了他们对广府非遗的深入理解和独特创意。

市民游客们被这些作品深深吸引,纷纷驻足欣赏,交口称赞。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些作品,不仅深切感受到了广府非遗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积极传承。

“广州故事”耀世界

“三脉”底蕴尽彰显

从铜壶滴漏处转进西湖路,一处处花市小景述说了广府文化的深厚魅力,在赏花过程中,小景生动触达市民文化记忆深处,持续释放“百年花市”魅力。

主牌楼前的“金蛇献瑞”小景创意来源于铜壶滴漏上的玄武形象。在古代,水与时间的流逝有着密切的联系,玄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司水之神,其形象被用于铜壶滴漏上,寓意着对时间流逝的掌控和对水的尊重,也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象征着喜乐长安宁。

这样深挖文化内涵的设计,营造出“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的喜庆祥和春节氛围,代表着“百年花市,源于越秀”的历史传承,展现出广州市越秀区“古越今秀老城市·百年花市新活力”的风采。

而花市主牌楼则以“海山楼”为原型设计,是广州的“四大崇楼”之一,因依山面海而得名,被誉为“百越第一楼”,在元代因战火被毁。“海山楼”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广州作为东方大港的辉煌历史。

越秀区委常委、越秀区迎春花市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肖逢春介绍,选用“海山楼”作为主牌楼主体造型,寓意“跨越山海”,契合百年花市的主题,展示百年花市历史风情和传统文化,用建筑带领市民回顾商贸辉煌故事,品味穿越时间的活力。

这样的文化不仅仅在广州传承,更向世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讲述一个更开放的广州故事。

扎根广州的外国友人,也逐渐被“中国年味”“广府年味”熏陶,约上三五好友和家人,在年宵夜逛一逛西湖花市,成为他们眼中的“citywalk”。来自格鲁吉亚的贝卡·梅卡伯利兹就曾向媒体推介西湖花市,扎根广州多年,他也逐渐习惯了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逛花市,在与花商的讨价还价中,体验到独属广州花市的烟火气。

从主牌楼到中心花坛,从西湖花市区域到“莳花集”,在花海中,品味城脉、商脉以及文脉,越秀西湖花市以看得见、摸得着、市民喜闻乐见的设计形式深度挖掘广府传统文化,在千年商都的中心,持续讲述广州的活力故事。

一场年宵盛会,以“花”为媒,让本地市民在花市中回味传承千年的广府韵味,让来广州过年的游客看见新时代“老城市新活力”的故事,在人来人往之间,一朵朵年花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惠农花街不落幕

消费助力“百千万”

“花药氛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从南汉时期药洲遗址花药遍布,到如今越秀山木棉盛放、广州兰圃风流雅韵,广州和越秀的发展始终有花相伴,广大市民始终爱花如饴。

如何“以花为媒”,助力“百千万工程”,越秀不断创新。越秀西湖花市共设“百千万”对口帮扶档6个、盆桔盆花等助农档87个,广东湛江、清远,贵州安顺,福建龙岩等农特产品继续参与花市,新引入广东河源蝉茶、新疆喀什坚果等地方农特产品,让优质“土特产”走进大湾区千家万户。

消费的活力从传统西湖花市延伸到北京路“花城花街”花卉产业展销区。越秀区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依托“越秀西湖花市”百年品牌效应,在北京路打造“花城花街”花卉产业展销区,推动历史文化底蕴、产业发展升级、消费市场需求深度融合,以窗口效应加速“花卉经济”活力释放,助力花卉产业绽放新风采。

越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搭建了7个花房、1个展示厅、1个直播间实现‘花景’更多、‘花期’更长、‘花品’更精,在千年古道上,花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产业发展升级、消费市场需求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感受‘广州过年’的魅力,也为市民赏花购花提供好去处,为广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展销区已先后对接引入贵州、新疆等7省20多个地市农特产品来北京路步行街展销,涵盖龙岩馆、遂溪馆、清远馆等多个帮扶馆,自营业以来,共销售帮扶产品近千万元。

越秀也将以此次展销区亮灯运营为契机,延伸“越秀西湖花市”品牌效应,持续优化和完善,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同时持续加大花卉产业扶持力度,推动花卉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精心培育更多独具特色的花卉品牌与拳头产品。

从4天的年宵盛会,到永不落幕的花卉展销,越秀深挖老城底蕴,从文化汲取活力,带动消费活力和产业发展,在老城区努力孕育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的节庆消费业态,持续为广州擦亮“花城”金字招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越秀力量。

南方+记者 马艺天高端的股票配资





Powered by 炒股配资平台_炒股配资开户_专业股票配资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